[推荐]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(手抄本)-----(二) | ||
原著:陈照丕 ] | ||
六,打太极拳要知道什么是呼吸自然。 什么是呼吸自然?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,就是医生号脉也是听呼吸的。这个是自然的呼吸,就是肌肤毫毛,肉丝内都带有呼吸。并不是打太极拳,哪一式为呼,哪一个式子为吸,这样用呼吸就不是自然呼吸,是用喉咙的呼吸,就成了拉风箱的呼吸,这样的呼吸不但不卫生,而且还能伤气,打太极拳用的是自然呼吸。就是动者为呼,静者为吸,正缠丝为呼,倒缠丝为吸。气归丹田为静,静就是吸。由丹田出来的气就是动,这就是呼。这样用呼吸就是自然呼吸。这样的呼吸不但卫生清洁而且可以呼出浊气,吸收清气。什么是浊气?什么是七气?人生一口气,制命一口痰。人生一口气就是他母亲生下来的那一口气,这就是先天自然之气,这就是先天的清气,时间久受到不良之气的污染,就生了浊气。这些浊气久而成痰,将呼吸堵住,轻者生病,重者致命。所以人临死时候响痰上来了,这就是人生一口气,致命一口痰。 气分五种:五种清气,五种浊气。五种浊气是:(1)横气:就是横气填胸,上下不接气,在运动时呼呼发喘。(2)邪气。就是呼吸不正常,时有时无,在运动时嘴发青,脸发白。(3)逆气。就是在运动时肩上挑,肘上架,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。(4)滞气。就是在运动时中气堵塞,使周身之气不能流通,久之有停止之患。(不同于逆气的是―――逆气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,使中气逆行,如洪水倒流,百病丛生。)(5)浊气。就是运动时上重下轻,外散内空,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气,使一切浊气上涌,练久人就生病。 五种清气:(1)先天自然之气,就是由母体降生时带来的气。(2)乾坤正气,就是阴阳之气,也是刚柔之气。(3)太和之气。就是丹田之气,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团聚的地方,也叫五气朝元,就是人之生死,病之轻重必先看元气存在的道理。(4)浩然之气。就是运动纯清无浊,练一趟拳,气不发喘,面不改色,谈笑自若,在作战时能以沉着应战,养我浩然之气。(5)混元一气。就是功夫练成时,把全身之气团聚不散,混元一气,如铁石之坚,攻之而不败,破之而不散。 所以在运动时要呼出五种浊气,吸收五种清气。气在胸中都是浊气,气沉丹田就是清气。在练时使浊气下降,降于涌泉穴,升至百会穴。不但可以强筋壮骨,强身健体,而且可以怯病延年。 七,打太极拳要知道什么是运气? 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,中国的拳术五花八门,都以练气为方法。练气不外有三种:(1)用气,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,就是外家拳。(2)运气,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,运化于四肢百骸,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,用的是功法,这就是太极拳。(3)养气,也就是所说的静坐,把周身之气练成团聚不散。这三种练气的方法,都可以疗病保健,增强体质。运气,用气的方法还可以在技击中起到作用。 太极拳运气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呢?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说明:“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,不行于四梢则实而人虚”。 什么是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,就是气不是由丹田发出来,外形的气,不与丹田结合,只是手动足动,气没有来源,如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这样锻炼对疗病保健,增强体质,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,对于技击,更不能的到要领。正如拳谱上所说:手到身不到,击敌不得妙。所以说打太极拳一定要由内气摧动外形,外形的动作无论是手动足动身动(任何部分的动作)都要由丹田发出来的内气摧动,这样锻炼由内而发外,由根而发梢,才能达到完整一气,拳谱上所说:“手到身也到,击敌如摧草。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如水有源,便滔滔不断,木有本便枝叶茂盛。 什么是气不行于四梢实而仍虚呢?就是丹田气不能发于四梢.气是由内而发外,由根而发梢,气有来源(来源于丹田),也有去路,打太极拳每个姿势,气由丹田发出来,经过四肢百骸都要达于四梢,然后再运回丹田,才能达到完整一气.什么是四梢?四梢不是头手足,这是身之四梢.四梢是发为血之梢,血梢练充足能以怒发冲冠;舌为肉之梢,肉梢练充足,舌能摧齿;齿为骨之梢,骨梢练充足,齿能断金;指甲为筋之梢,筋梢练充足,指能透骨。如果能把四梢练好,何有虚而不实,实而仍虚之弊乎?
以上讲的是打太极拳运气的方法,但是有一点还要特别注意,就是打太极拳不能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,这样就会神态呆滞,所以拳谱上又说:“练理不练气,练气则滞,滞则不灵,练理,理直而气壮”。这就是说练太极拳不要练笨力气,如果练笨力气,就会横气填胸,呼呼发喘。这样练,不但不能起到疗病保健的效果,甚至还会伤气。练理,就是要练先天自然之气。如长江之水,滔滔不绝,有来源,有去路。 八,打太极拳要懂得什么是缠丝劲 九,打太极拳必须知道三节的规矩 下节不明,颠覆必生,大腿根到脚底为下节,脚底脚后跟要把地,涌泉穴要虚,腿要虚实分明,千万不可有双重的腿法,犯了双重的毛病就不成为太极拳了,膝盖要与脚跟对照,不要东倒西歪,要骨节相对,不对则无力,等于盖房顶,梁柱一歪,房子就要倒塌的意思,虚腿脚尖要往里勾,使腿上有缠丝劲,委中穴(在膝后弯内)莫软,两只腿不能硬顶住骨盆。乁脉穴(在两大腿弯内)要虚,不然转关不灵。开裆贵圆,腿部方能有力,腿为周身之枢纽,灵与不灵在于步,活与不活在于步。打太极拳下盘稳固是根基,就是上虚下实,外柔内刚之法。 在第一阶段练习时,必须知道三节之分的规矩,就是手与足,肘与膝,肩与胯合,此为外三合也。心与意,气与力,筋与骨合,此为内三合也。就是上欲动而下自随之,下欲动而上自领之,上下动而中部应之,中部动而上下合之,一动周身无有不动,一静周身无有不静,何有三节之云乎哉。三节的规矩就是在运动时合而分之,分而合之,到成功时是一气贯通,一肢动而百骸皆随的道理。 打太极拳时就是合而分之,分而合之,分中有合,合中有分,分者是一本而散为万株,合者是万株成归于一本,千头万绪各有所属,酿佳肴自有其源,拳术之道不外此例。 十,打好太极拳必须按三个阶段进行 第二阶段就是要懂内劲,就是上虚下实,外柔内刚。就是以气摧形的方法,气不动,形是寂然不动,气动了,形是随气而动,外形和内气才算结合,第二阶段有十三个字的标准:粘,游,连,随,腾,闪,折,空,棚,捋,挤,按,活。这十三个字的标准解释:(1)粘,就是把这趟拳如胶似漆粘到一块,团聚不散。(2)游,就是在运动时游住劲,不要有断续之处,不要有凹凸之处。就是用意不用力,劲断意不断。(3)连,就是在运动时自始至终有连贯没有停留之处。(4)随,就是周身相随,,圆转自如,有沿路缠丝之意,不给对方拄拐棍,要随机应变。(5)腾,凡是由下往上起者皆为腾,如踢二起,金鸡独立等势。(6)闪,凡是由上往下合者皆为闪,如闪通背等势。(7)折,打回劲就是折,就是两人推手,把对方引落空地,对方看要失败急速抽回来时,打对方的回劲,,如满头扫雪,白马卧槽等势。(8)空,就是与人推手时用引劲落空之法,使敌落空,乘虚而击,这也是拳内的变化。(9)棚,就是运动时,四面八方皆有棚劲,为什么踏到球上人就要跌到?就是球没有平面,所以球把人滚倒。练拳用劲也是浑然一圆,没有平面而使落空的意思。(10)挤,就是有靠之法,分左胸靠,右胸靠,迎门靠,十字靠,背折靠,都是用肩打人的方法。(12)按,就是双手推人,如双推手,抱头推山等式。(13)活,以上这十三个字都合乎标准,用式死的不行,得用成活的,就是与人交手时要随机应变,灵活应用的方法,这十三个字就是太极拳内的精华,也就是太极拳内有十三式之称。 还有一个十三式,就是太极拳的理论,这个十三式是八卦加五行,八卦是乾,坎,艮,辰,巽,离,坤,兑。结合太极拳内棚,捋,挤,按是四正方,正北方是坎,就是棚,,正东方是辰,就是捋,正南方为离,就是挤,正西方是兑,就是按。採,挒,肘,靠为四斜角,西北角为乾,就是採,东北角为艮,就是挒,东南角为巽,就是肘,西南角为坤,就是靠。五行是金,木,水,火,土,结合太极拳前进,后退,左顾,右盼,中定。金是西方,庚为金,就是搂膝拗步前进等式;木是东方,甲己木,就是倒撵耾等式;水是东方,壬睽水,就是云手,用左手往外发,左顾等式;火是南方,丙丁火,就是右手往外发(云手)右盼等式;中间戊己土,就是单鞭(丹变),斜形中定等式。这个十三式就是八卦加五行和太极拳相结合的理论。练太极拳就是先知道理论再结合实际,如果不知道理论,等于动作不知道方向,如果说不结合实际,等于纸上谈兵,无实际用处,不但打太极拳,任何的事情皆如此。 这第二段练的是中节,手为梢节,肘为中节,腰为根节,,在实用上就是肩,肘,胯,靠,用中节电打败人的方法。练第一阶段时,就是承上启下,接骨斗旬,需要细心揣摩;第二阶段在运动时,就不能再细心揣摩,如果再细心揣摩,那就犯了心想到哪里,哪一部分动,其他的部分却不辅佐,所以在第二阶段练习时要不假思索,不犯意疑,不期而然,就是心到意随,动于自然。这第二阶段没有十年就不能完成这十三个字的标准。这十三个字如果完成,有什么特点表现?就是丹田发沉,膀胱发热,足跟发重,头顶发悬,肌肤发胀,手指发麻,有这些特点表现,第二个阶段功夫才算完成。这时候还不能算成手,这才算是外形和内气结合起来,再练,就可以离开老师,不走弯路,学人规矩不能学人巧,巧是由功夫得来的,跟老师学会规矩之后,要千回万变多多演,功能熟时巧自生,逐渐用功夫,慢慢往第三阶段发展吧。 第三阶段功夫练成后,特点表现是两肾如汤热,膀胱似火烧,五脏六肺得到润泽,再以消化,饮食,怯病延年。就是练到浑圆一气,浩然之气,先天之气,这个功夫是无穷尽的,终身练功不能尽其妙,就是练一层功夫得一层奥妙,就是一层深一层。如果停止不练,拳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学之则有,不学则无,学到妙处时人所不知独我自明。只可神会,不可言传,不言传怒是保守不传,而是不能把其中奥妙完完全全的说出来 |
栏目导航
课程安排
联系我们
[推荐]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(手抄本)